关注风险管理意识、引导企业提升改进 案例编写:牛锋 1.案例信息,2.企业背景,3.审核发现,4.改进成果,5.审核体会。
一、案例信息 受审核企业:山西******制造有限公司 审核领域: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认证范围:矿用机械设备(液压支架千斤顶、液压油缸和输送机)及其配件的制造及检修;木材销售; 审核类型: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初审二阶段 依据标准:GB/T 19001-2016/ISO9001:2015 GB/T 24001-2016/ISO 14001:2015 GB/T 45001-2020/IS045001:2018 二、企业背景 山西******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4 年 5 月,公司位于方山县积翠镇胡堡村 209 国道旁,占地面积 160 亩,建筑面积 66000 平方米,从业人员 120 人,高级技术人员 20 余名;自有资金 42465 万元,注册资金 6000 万元,固定资产 28465 万元。 2022 年实现产值 16889 万元,纳税 785 万元。多年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、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为“守合同重信用企业”,先后取得皮带输送机、锚杆、托辊等29 种产品的煤安认证书和六类大型煤机、大型防爆电机、液压支架等煤矿主要设备大修资格证书。拥有较为先进的检验设备、大型装拆立柱千斤顶配套设备、珩磨机、压力机、龙门刨铣磨床等生产设备。具备重型矿机、煤机、液压支架、重型减速机、重大型钢结构、托锟及矿用支护产品生产、矿用设备维修、再制造的能力。可年产液压立柱及千斤顶 2400 套,皮带输送机 200 套,刮板机 200 台,转载机 100 台,液压支架大修理 2000 架,单体液压支柱大修理 60000 件,井下用锚杆、锚梁、钢网、钢带等支护材料 18000 吨,锚固剂 600 万支。产品远销陕西、内蒙古等地,与省内外 64 家大中型煤矿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。 企业于 2023 年实施质量/环境/安全管理体系,针对质量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要求,结合公司实际对组织架构和部门进行了系统调整,并对全体员工进行了质量、环境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培训,公司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实施,加强企业的管理,使企业员工质量环境健康安全、遵守企规、守法、遵法。 三、审核发现 审核组成员在审核中,关注了不同部门、不同管理环节等情况,按照审核计划的安排,分头进行各部门的审核,审核员确定审核重点关注重点区域、重要危险源及风险控制管理策划,现场运行控制,在部门审核中抽样验证、现场观察,全面诊断,力争快速形成有价值的审核发现。审核过程中始终围绕质量、环保、安全、健康等方面,从细节入手,系统性发现企业管理中的问题,通过企业及时整改,规避了企业潜在风险和管理中的漏洞,达到审核目的。 现场审核中,在生产技术部发现了不符合: 1)企业无法提供叉车设备的检定报告;不符合 GB/T19001-2016/ISO 9001:2015 标准7.1.3 条款的要求; 2)企业在用的电子汽车衡、安全阀已由相关部门进行检定,但现场审核时不能提供相关的检定报告;不符合 GB/T19001-2016/ISO 9001:2015 标准 7.1.5 条款的要求;3)企业无法提供近一年内的环境因素检测报告。不符GB/T24001-2016/ISO14001-2015 标准和 GB/T45001-2020/ISO45001:2018 标准 9.1.1 条款的要求。 四、改进成效 1、不符合项 1)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 不符合原因分析:责任部门人员工作疏忽,且安全意识较为欠缺,未能及早联系本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,进行本年度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,造成了该项不符合的发生。 2、不符合项 2)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 不符合原因分析:公司在用的安全阀、电子汽车衡设备已安排人员送至第三方检验机构校准检定,但工作人员未能及时跟进进度,未能及时取回,审核期间不能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证据。造成了该项不符合的发生。 3、不符合项3)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 不符合原因分析:责任部门人员工作疏忽,未能及时注意到公司目前的环境监测报告的时效性,缺乏对生产车间环境因素检测的意识,造成该项不符合的发生。 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:企业针对该项不符合采取了纠正措施,首先进行了培训,对标准 Q7.1.3 条款、Q7.1.5 条款、ES9.1.1 条款及企业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,于 2023 年 08 月 28 日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学习培训。培训内容(1)生产技术部应确定、提供和维护过程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,以获得合格的生产服务,生产技术部下属设备科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;2)组织确定并定期检验所需的监视工具,确保安全运行,并保质保量提供产品和服务;3)举一反三在公司内部组织全面质量安全环保检查,杜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,对员工工作环境、健康安全做出有力保障。 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对上述不符合进行了一一整改,及时对相关设备进行检定,并保留相关成文信息。及时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厂区相关区域进行检测,保障企业符合环保要求,确保人员健康安全有效运行。企业通过后期的整改,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和检查要求,并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严管严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、预防,避免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。 公司主管部门对审核组现场审核发现,进行学习讨论,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,对开具的不符合报告予以认可。通过整改,企业认识到,质量标准并不是简单的对生产过程的严格要求,同时也应当对各个流程环节予以监视,确保产品交付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因设备数据不准确带来严重后果。其次对于环保的认识度更加深刻,企业能够清晰的认识到环境对企业本身及其周边带来的影响,能够从自身社会责任点出发,积极进行有效的改进。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。 五、审核体会 审核初期,通过对受审核方近年来市场现状的了解与沟通,对体系文件运行的观察,结合审核组成员情况,合理分配审核任务,为审核顺利进行打下基础。审核组通过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,1)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,2)关注企业体系运行是否正常,3)关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,4)关注企业遵纪守法及相关方利益! 针对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找出其管理上存在的不足,与企业形成共识,经过整改取得效果,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水平,有效规避潜在产品生产质量、安全、环保风险,体现我们的增值性服务。